开满鲜花的五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我们面临一场严峻“大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党委凝聚起同心抗疫的强大力量,中医流动医院党支部-疼痛科的白衣战士们积极响应,白衣为战袍,逆行战“病毒”,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是破茧成蝶的故事,青春是神圣的使命担当。学着前辈的样子冲向疫情防控前线,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阳光乍暖,微风徐来,一切是如此的美好。北京疫情严峻,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接到紧急支援外出采集核酸任务,全院职工积极响应。流动医院党支部-疼痛科立刻组织科室成员报名参加,疼痛科孟晓东主任及科室医生、护士、技师主动报名,科主任、护士长随即制定支援名单。
4月23日16:00任务下达到科室,联络员立即通知疼痛科一名医生和两名护士出发前往一线,16:45三名医护人员全部到位,16:50即刻出发,从接到任务到出发仅仅用了不到一个小时。
4月24日清晨,康复科副主任敖湘带领两名康复技师即抵达一线,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开启了长达十几个小时的采样工作。连朝接夕,防护服内的衣服慢慢被汗水浸湿。有的技师深夜十一点紧急出发,到达后立即投入到采样工作中,连续两天只休息了三个小时。
他们义无反顾的奋战在抗疫一线,在这场没有硝烟,退无可退的战场上冲锋、拼搏、奉献。
4月25日,区里紧急通知我院抽调一批人员支援采样任务,主任紧急部署科室工作,暂停推拿科及康复科门诊,协调科室患者,安排患者居家观察,降低感染风险,保证患者安全。在保证疼痛科工作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调出多人的预备队参与到增援任务中去。
4月27、29日去隔离点支援中,董士琪医生作为领队,冲锋在前,为身后的战士们保驾护航,连续几天的核酸任务,他丝毫没有懈怠,始终坚守在防控一线。因为他深知,在这场战役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战士。
疫中有情,疫中有义。在孟晓东主任的带领下,大家团结一心、连续奋战,在医院人员不足时积极顶上去。全体医护人员放弃休息,随叫随到,积极参加支援任务,即使身体不适,也丝毫没有退缩,仍在骤然降温的雨天奔赴战场。从4月26-30日,疼痛、推拿、康复科医生、护士、技师们,轮流化身“大白”奔赴前线。高学清护士长在工作八小时后,没有选择回家,而是在科室值班室休息待命,备战第二天的支援任务。李瀛瀛医生甚至连续值班78小时。推拿科的技师们更是全部都参与到支援任务中去。在保证科室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大家齐心协力,共抗疫情。从窦店疫情开始到今天,在支援采样任务中一天都没有休息,踏霜采露而出,披星戴月而归。
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战袍,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我们不仅是有责任、有担当、有拼劲的队伍,更是一支严谨、团结、互助的队伍。
肩有大任,方得确幸。我们始终相信,爱与希望的速度一定会超过病毒,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重新开始。同心抗疫,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