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
二维码
分享

【党旗飘扬】深夜,那一盏灯……

时间:2022/05/10浏览: 737 次

抗疫路上,一盏守护之灯默默点亮,守护万家灯火。“疫”路同行,有你有我。互相鼓劲,互相慰藉、互相加油。疫情当下,时刻秉承医院党委的号召,不辞负重涉远,不避经险履危。业务第一党支部—医务科一家人,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以实际行动践初心担使命,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深夜,那一盏灯还亮着……医务科副科长吕英华几乎又是一夜没怎么合眼,2022年4月新冠疫情再起变化,形势十分严峻,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不但要做好医院内部疫情防控,还承接了大量的外派任务。在医院党委领导下,医院领导亲自部署、安排,医务科全体人员夜以继日,做好各项工作具体布置、沟通协调、落地实施。

此次房山区启动大规模核酸检测,医务科主要承担了本院的人员调配、外出核酸采样、参与各隔离点工作、院内疫情防控等等一系列的工作。此次疫情大规模采样医院抽调外出人数多,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医务科除了与上级沟通具体的采样地点、人数,与社区联络沟通,还需要与院内多科室协调,要与耗材办协调外出医用耗材、与院感办携手做好外出人员的防护培训、与车管科、总务科等科室协调大量外出用车、外出人员后勤保障,与药剂科等协调医疗保障用药,与人事科协调隔离点人员调配等一系列工作。在保证科室和医院正常工作运转的基础上,抽调各科室人员、修订防控应急预案、保障日常医疗运行和安全。还要保障高风险人群和防控隔离区患者的就诊。医务科的工作人员常常是加班到深夜,吕英华等同志以科室为家,晚上都住在科里。都不记得他多长时间没回过家了,他说:“疫情就是命令,我们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的一份子,我们就得时刻待命”。言必行,行必果,他也是这样做的。

医务科马云霞,直接参与窦店、长阳和琉璃河等中高风险区的核酸采样及带队,在4月27日至5月6日居家隔离期间,居家办公,电话微信一直不断,积极与各科室协调采样人员、物资后勤保障、高风险人群和防控隔离区患者的就诊、院内职工的沟通、医务科其他工作等。真正做到身离心不离,一心扑在工作中。

为了保障保障高风险人群和防控隔离区患者的就诊,区卫健委、医务科、急诊科、发热门诊的人员组建微信群,马云霞同志负责来院就诊人员的沟通、与具体就诊科室沟通,这个期间可能需要多次反复的沟通,有的患者的情况特殊,疫情期间心理负担较重,对自身状况并不是特别了解,所以对于就医非常焦虑,部分患者听不明白时,电话需要反复解释。比如有个患者因接种狂犬疫苗提出就医申请,经沟通后得知现在为最后一针,按照这个接种要求,到时间了,但是现在封控区,居家隔离,虽然提出申请,但是仍然心存顾虑,外出就医不安全,万一感染了怎么办?不打疫苗又怕得狂犬病,得知了患者的这种状态,先与狂犬病门诊的负责科室沟通,又与发热门诊沟通诸多细节。再与患者再次进行解释。经过解释患者终于打消了顾虑,患者对马云霞表示:十分感谢马医生,做工作如此细致耐心!

还有李国英同志,家里只有一位老母亲和一个年幼的孩子,疫情期间,她顾不得老人孩子,天天加班加点到深夜,直到第二日工作安排妥当,才能归家,默默的看一眼老人和孩子,凌晨的5点多又再次重返工作岗位,或带队或外出核酸,从无怨言,医务科几位同事中,她住的离医院最近,总是让别的同事先走,这是她的口头禅“我住的近,你们先走,有事先叫我”。这就是我们科里的暖心大姐。

艾凯蕾同志,家里有个瘫痪在床的老父亲,还有个年幼的宝宝,他爱人同样是医务工作者。他留守医务科,顾不上家,顾不上自己的身体。医务科的电话一直叮铃铃响个不停,一个电话就是一项工作,一个电话就是一项命令,一个电话就需要他来回跑几趟,他还要负责院内人员的核酸检测、外出人员的工作统计日常安排、医务科的日常工作、医疗纠纷和“12345”投诉等,他一直默默坚守,遇到困难想办法克服,他知道领导们更忙,能解决的就自己先想办法解决。还有王连美、肖艳春、张金卫同志,有的身体状况不太好,有的家里都有年幼的孩子和老人,疫情期间除了医务科的日常工作外,主要承担了医务科外出核酸采样任务,早出晚归,闻令而动,默默坚守……

医务科科长魏淑凤,一肩两挑,既全面主抓医务科的工作,还兼任病区主任。同时还担任着医院危重救治专家组组长。从新冠疫情初现一直到现在仍然坚守在医务科,她深知医务科工作的重要性,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从未放松警惕,带领医务科全体人员走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她所在的临床科室患者病情重,病情复杂,医疗质量不能出问题,要保障病人安全,她就这样奔波于临床科室与医务科之间……

这就是我们医务科的一家人,都希望自己多干点,能帮帮别人,疫情下的我们一直在坚守,互相鼓劲“再坚持坚持,希望就在明天!医务科所在业务第一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号召支部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并且积极开展“关爱行动”,落实“三导一爱"措施,党支部书记高小平给医务科工作人员送去了防暑去火的药品。全院各科室也很理解支持配合医务科工作,同舟共济,同心抗疫。

以医院为家,时刻待命,深夜里,医务科的那盏灯照亮了大家的心房,常常是还没有休息几个小时,凌晨又整装待发!党员干部带头,不惧风险、不畏困难、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