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地里撒欢、滑雪,在海边享受阳光浴,是不少人期待的度假模式。当我们享受欢乐时光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警惕“雪盲症”的出现。
“雪盲症”属于“电光性眼炎”的一种,是一种急性光源性眼病,主要因强烈的阳光通过雪地反射,经过晶体的聚焦到达视网膜黄斑部,造成组织的热灼伤而致视力下降。
电光性眼炎有多个名字,如紫外线角结膜炎、雪盲、日光性眼炎、电焊工红眼、工业光眼炎等,它是眼部受紫外线照射所致的角结膜炎,电焊、高原、雪地等均可造成。
一般认为,紫外线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320nm,这个波段恰好最容易被角结膜组织吸收(皮肤也可吸收,然后产生类似暴晒的损伤,但一般较眼睛损伤轻)。紫外线对组织(如角结膜、皮肤等)有光化学作用,可使蛋白质凝固变性,角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电光性眼炎的表现
1、角膜损伤
通常在照射后3-8小时发作,有强烈的异物感、刺痛、畏光、流泪及眼睑痉挛。
2、结膜损伤
眼红、水肿,结膜充血。
3、眼底损伤
视力模糊,突然一片黑,或是出现反光晕、物体不平。
如何紧急处理
1、角膜损伤
冰敷:主要用来缓解疼痛症状,必要时可以使用表面麻醉的眼药水——奥普卡因等。
蛋白质修复:如果身边缺少药物,可以在冰敷后使用牛奶或人奶这样的奶制品,利用其中的蛋白质对角膜进行临时修复。
闭目休息:用眼罩或干净手帕、纱布等轻轻敷住眼睛,尽量闭眼休息。
以上方法适用于角膜损伤出现的急性疼痛,处理后一定要送往医院由专业医生诊断后给予用药,以对症处理为主,减轻疼痛。可用抗生素眼膏涂眼后,用纱布轻敷眼睛包扎,避免用眼,等待角膜上皮重新补充受损细胞。经过修复后的角膜一般不会复发,但一定要遵循医嘱,按时用药治疗。
2、眼底损伤
与角膜损伤不同,眼底损伤不会很快出现明显症状,一般经过2-3天甚至更长时间,黄斑水肿才会逐渐变大,影响视力。
一般来说,轻度水肿可以随着代谢自行消退,恢复视力。
严重水肿经过治疗后疼痛感逐渐降低,但仍旧会留下不可逆的损伤,造成后遗症——消失在视野内出现固定不变的黑点。
会遗留后遗症吗?
电光性眼炎一般预后良好,在紫外线中暴露时间较短的患者,眼部症状较轻,及时治疗后2-3天可完全康复。除非发生继发感染等严重情况,绝大多数电光性眼炎患者不会留下后遗症。
如何预防?
处于电焊、紫外线消毒灯等环境下,或暴露于高原、冰川、雪地、沙漠、海面等环境中时,应该戴好防护镜、防护面罩或防护盔;
在雪地行走或工作要佩戴太阳镜或有色防护眼镜 ,以减少雪光及阳光中紫外线对眼睛的强烈刺激,避免直视雪,墨镜一定选择外包装标有“100%防紫外线”、“UV400”“防紫外线”等字样。否则,佩戴劣质的墨镜易使瞳孔扩大,紫外线入侵眼部比不戴太阳镜时数量。
供稿人:眼科魏青青 李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