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
二维码
分享

【 健康科普】从“心”开始  守护身心健康

时间:2021/10/08浏览: 863 次

 

2021年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世界心脏日,是由世界心脏联盟确定的,其目的是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有关心脏健康的知识,并让公众认识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脏,同时作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手段,开展控制危险因素的宣教活动;其宗旨在于激励人们把静态的生活方式改变为积极的行动,从运动开始,逐步开展控制心脏病危险因素的行动。世界心脏日的永恒主题为“健康的心,快乐人生”。

古人对“心”的重要性认识更加全面。《灵枢·邪客》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黄帝内经》讲:“心为君主之官,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由此可见“心”是主宰全身,指挥身体各个部位的。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养生保健可以从“心”开始。

 

  • 动以养心

心与夏气相通应,夏季养心要顺时。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所以夏季更要注意心脏的养生保健。日常生活中要戒烟酒,不饮浓茶,保证睡眠充足,不要过劳或过逸,根据自己机体的状况选用合适的运动来锻炼身体,则对心脏的养生保健有益。

适当的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心脏的保健有着首当其冲的作用。有氧运动的目的在于增强心肺功能,增加心肺的耐力。有氧运动时,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氧气能充分酵解体内的糖分,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还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

1.静神调息法:端坐位,挺胸收腹,下颌内收,闭合双目,使精神进入宁静状态。慢慢地调节呼吸,使呼吸速度缓慢而深沉。此法有运行气血、营养心脏的作用。

2.快步走:每天步行30分钟以上,每周运动5次左右。这样坚持运动可以提高心肌收缩力,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同时控制血压,调节血脂,调控血糖。

此外还有太极拳、骑自行车、游泳、跳慢节奏的广场舞等都是很好的锻炼方式。但对于一些运动的选择,要掌握好“度”,过犹不及。

二、以德养心,宁心安神

养心的重点在于养神。清代养生学家梁文科在《集验良方》中写道:“养生以养心为主,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不病”,这里明确地指出了心、神、人之间的紧密联系性。在中医看来,要想养好心,首先要养好神。养神甚至比每天吃饭还要重要。那么究竟什么是“神”呢?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解释,就应该是心灵或者是精神。也可以说,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神”的体现。

1.不要过度地耗神。中医中认为:神之机在目,也就是说,要想不耗神,就要少“熬夜”,保证眼睛得到足够的休息时间,不要手机、电脑看个没完没了,这不仅耗神,更耗心血,不利于健康。

2.保持身心平和,现在的人,生活节奏紧张、压力大,可以说每天都在“心神不宁”中度过,这对“养神”是非常不利的。生活中的挫折是难免的,不顺心的事也会常发生的。这一切都是自然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说,不要跟自己过不去,心态平和一些,自然而然也就是在“养神”了。

养生始于养德,良好的心理和精神能促进体内分泌更多的有益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使心脏和血管保持良好的功能。道德养心八珍汤:慈爱心一片,好肚肠二寸,正气三分,宽容四钱,孝顺常想,老实适量,奉献不拘,回报不求。

三、以“穴”养心

1.揉心前区:将左手放于左胸心前区,右手压于左手之上,顺时针旋转按摩30次,再逆时针旋转按摩30次。

2.按内关穴:端坐位,将右手按于左手臂内关穴(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两筋间),用力按揉30次,然后用左手按揉右内关穴30次。

3.按郄门穴:将右手按于左手臂郄门穴(前臂内侧,腕横纹上5寸,两筋间),用力按揉30次,然后用左手按揉右郄门穴30次。

有疏通气血,调养心脏,增强心脏功能的作用。

 

四、清淡饮食以养心

 

合理的饮食结构不但能够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病率,还能预防肥胖和高脂血症。心脏饮食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就是以清淡饮食为主,尽量减少脂肪的摄入量(特别是动物性脂肪)。平时应戒烟酒,忌食膏粱厚味或暴饮暴食。

柏子仁茶:柏子仁10克,炒香捣碎,用开水浸泡5分钟,加适量白糖调味。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心气不足、心悸失眠、大便秘结等。

 

山楂茶:山楂15克,用开水浸泡20分钟,加适量白糖调味。有降脂强心,消食开胃的作用,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及食欲不振者。山楂为药食两用之品,有消食化积,活血化淤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山楂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并有强心和增加心脏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还能抗心律不齐和助消化,而且安全无毒。所以,多饮用山楂茶或食用山楂制品(如山楂糕、山楂片、山楂糖等)对心脏的养生保健有益。

养心的关键在于养神和养阴。不熬夜、心态平和才能做到气定神闲,容光焕发。对于一些运动的选择,要掌握好“度”,过犹不及,大量的运动对心脏并不好。慢运动、以静养阴才是首选的养生之道。

治未病科宗静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