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3日,又是刘大新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站丁雷老师来我科出诊的日子,预约就诊的眩晕患者一早就来我科排起了长队,耐心等待丁老师的到来。
问诊是解开眩晕之谜的钥匙,丁老师总是沉着冷静的问诊,按照自己的思路循循善诱,引导患者叙述有意义的病史;在没有眩晕前庭检查设备的情况下,熟练的实施一套眼震手法检查,让中枢性眩晕/周围性眩晕的面目逐渐浮出水面。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今天的几个经典眩晕病例:
病例一:
男性,65岁,发作性眩晕1天。翻身时出现头晕、视物旋转,伴恶心,每次发作持续1-2分钟。无中枢神经系统体征。Roll-Test:左水平背地眼震,较弱;右水平背地眼震,较强,持续约2分钟(当脱落的耳石粘附于嵴帽时,眩晕时间可大于1分钟。);头颅核磁:腔隙性脑梗。
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左侧水平半规管嵴顶结石
处置:1、手法复位:第一步:由嵴顶结石转为管石症;
第二步:行左水平半规管耳石症手法复位;
复位后留观30分钟。
2、甲磺酸倍他司汀 12mg 日3次 饭后口服
病例二:
女,45岁,躺起后头晕、视物旋转1周。
专科查体:左Dix-Hallpike试验:顺时针向地眼震,持续约20秒。
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左后垂直半规管耳石症
处置:Emply复位
病例三:会诊(第二次复位)
女,64岁,左后垂直半规管耳石症首次手法复位后症状好转,今日复诊查体:左Dix-Hallpike: 眼震较前次明显减轻,持续约3s,给予二次Emply手法复位,症状基本消失。
病例四:
女,33岁,反复轻度头晕10余年,偶有头痛,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症状时轻时重,常于情绪变化、劳累、睡眠不足时发作。
既往史:晕车病史,焦虑人格。
变位试验及中枢系统检查均阴性;听力学检查正常。
诊断: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处置:1、西比灵 10mg 睡前1次
2、甲磺酸倍他司汀 12mg 日3次 饭后口服
病例五:
男,48岁,发作性头晕,视物旋转,头痛20余年,每年1-2次,伴复视,恶心、呕吐,每次持续约2小时,可自行缓解。
既往史:头外伤史;脑膜炎史;支气管扩张;焦虑人格。有家族性头痛史;
神经系统查体阴性;变位试验阴
诊断:前庭性偏头痛
处置:1、西比灵 10mg 睡前1次
2、生活调护。
病例六:(复诊)
男,33岁,首诊前庭性偏头痛,口服西比灵1个月后症状明显缓解,平素练习太极,继续随访治疗,生活调护。
通过半年的跟诊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眩晕是可以精准诊疗的,以前令医生头晕的眩晕疾病,通过巧妙的问诊,针对性的查体,能够精准的诊断和治疗,获得最佳效果。
耳鼻喉科
王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