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
二维码
分享

重症康复,让病人活下来,并过得更好!

时间:2021/07/12浏览: 919 次

 

让患者过上美好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把人民身体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从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国家长远发展出发,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正在铺设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之路”。

重症医学的进步显著提高了危重症患者的生存率,但患者仍不可避免的后遗一些功能失调,如肌肉无力、呼吸困难、抑郁、焦虑和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下降。为促进危重患者康复,随着重症康复理念技术的发展,ICU重症患者康复介入的时机逐渐前移,从疾病的稳定  恢复到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设定合理的康复目标并实施。

“早期康复训练”就是通过增加肺通气量,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减少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呼吸及运动功能恢复,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让重症患者不仅活下来,还要活的更好。

 

 

重症患者无力说话、没有意识,甚至呼吸和血压等基础生命体征都要靠设备和药物维持,面对密密麻麻的管路和随时响起的监测报警声,康复治疗可以开展吗?医生的回答是肯定的,而且越早介入康复治疗,重症患者受益越大。

 

进入ICU病房的患者, 尤其是手术后和清醒的危重者, 对家属特别依恋。因为ICU病房不能陪护,当他们进入ICU后会认为自己的疾病较重, 精神压力大, 出现失望、焦虑、恐惧感。通过加快功能恢复的进程,有效的缩短ICU住院时间,减少焦虑,从而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

 

重症医学科开展床旁康复训练,为一般状况稳定但功能受损严重的患者提供一个康复治疗的早期锻炼平台,为重症患者搭建起一座连接ICU专科与普通康复病房之间的桥梁,为积极提高重症患者的康复预后起了关键作用。并特邀中康医院康复治疗科专家苏国栋老师至重症医学科进行“心肺康复技术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讲解和床旁指导。为了保证患者的治疗方案的全面性、整体性及康复诊疗的准确性,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为了保证有效的处理康复诊疗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与康复治疗师进行多学科、多专业的康复团队沟通交流,达到临床和康复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实现临床康复一体化的工作模式。

重症医学科患者可实现:重症患者肺康复、呼吸道管理/痰液引流、呼吸功能评估和训练、脱机训练、膈肌起搏、气管镜下气道灌洗、吞咽功能、血栓预防与干预、肌肉关节功能康复、床旁关节活动训练及健脑手指操进行康复训练等。

 

可以说,从ICU到普通病房再到家庭锻炼,康复贯穿始终。促进患者最大程度的恢复功能,重返社会和家庭,提高重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重症医学科全体医务人员将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大力推动康复治疗,使患者站着走出ICU,走向生活,走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