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
二维码
分享

【医案分享】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脑病卒中团队成功救治非典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时间:2025/06/23浏览: 11 次

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脑病科卒中团队自开展静脉溶栓治疗以来,积极救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降低卒中致残率,致死率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在团队精准识别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了对卒中患者的及时救治。

近日,一例75岁老年女性,以“右口周、右手指麻木2小时余”为主诉患者就诊于我院急诊,经卒中团队评估,考虑“丘脑梗死”,存在出现“丘脑共济失调综合症”风险,重者可致轻偏瘫,综合考虑,建议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经急诊-脑病卒中绿道联合救治,患者溶栓后右口周、右手指麻木症状消失,经住院治疗7天痊愈出院。
该类患者基本上均以口周、手足麻木起病,后续病情进展可出现偏侧共济失调和轻瘫。影像学结果均提示:丘脑新发脑梗死;既往一般认为,丘脑梗死多对患者感觉系统影响较大,未见波及共济及肌力的患者。卒中团队发现确实有文献报道丘脑腹外侧梗死所致“手口综合症”“手口足综合症”、“丘脑共济失调综合症”、“丘脑共济失调轻偏瘫”等,可能与其损伤小脑环路有关,主要责任血管归属于大脑后动脉P2段,属于后循环梗死的一种,存在致残风险;学习讨论后我们得出对仅表现为手足麻木的患者,尤其伴口周麻木者,如排除其他疾病,考虑急性脑梗死,无禁忌症应建议积极溶栓治疗、防止卒中进展致残的结论,这才有了此次救治成功的病例。脑病科卒中团队致力于指南指导下的早期溶栓治疗,以期降低卒中致残率、致死率,在临床实操过程中,我们精益求精,不断学习,完善卒中早期识别,早期干预,为脑卒中患者打造高效生命救援通道,为广大患者的脑病健康保驾护航。

小 贴 士

缺血性卒中(脑梗死)的非典型症状是指缺乏传统“FAST”(面部下垂、肢体无力、言语不清)表现的神经功能缺损,容易被漏诊或误诊,尤其在特殊人群中需格外警惕。常见非典型症状包括:1.后循环缺血特征  眩晕与平衡障碍:突发眩晕、行走不稳、恶心呕吐。复视或视力异常:双眼复视、视野缺损、或短暂失明。  构音障碍与吞咽困难:发音不清、饮水呛咳。  2.认知与行为异常  急性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如不识家人)、记忆突然丧失,甚至淡漠或躁动。  精神症状:无明确肢体瘫痪,但表现为反应迟钝、沉默寡言或情绪波动。  3.感觉异常为主  单侧面部或肢体麻木、刺痛,或“蚁走感”。糖尿病患者可能因神经病变掩盖典型麻木,仅表现为疲劳或意识改变。

温馨提示

缺血性卒中症状复杂多变,若出现上述任一症状,即使轻微或短暂,也应立即就医,牢记溶栓黄金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疑似卒中快拨打120,卒中急救,分秒必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