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肛肠疾病诊疗领域,术后疼痛管理长期被视为制约患者就医意愿的关键瓶颈。数据显示,约60%的肛肠手术患者存在中重度术后疼痛经历,传统镇痛方案常面临起效慢、副作用多、个体差异大等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肛肠科团队通过派人外出进修学习,引进前沿的阴部神经阻滞技术(Perineal Nerve Block, PNB),并创新融合中医特色疗法,构建起多维度、个性化疼痛管理体系,为患者带来革命性康复体验。
技术革新:精准阻滞开启术后镇痛新范式
阴部神经阻滞技术是一种医学治疗手段,通过向阴部神经或其分支注射局部麻醉药物,暂时性地阻断神经传导功能,以缓解阴部区域的疼痛或不适。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分娩镇痛、肛周以及会阴部的手术术后镇痛,以及慢性阴部疼痛的治疗等场景。阴部神经阻滞技术具有操作简便、靶向镇痛、起效迅速、镇痛效果确切等优点,且对全身影响较小,相对安全可靠。
中医赋能:构建特色疼痛管理”双循环”体系
在坚持循证医学基础上,科室创造性地将PNB技术与中医外治法深度融合,形成”精准西技+辨证中医”的立体化镇痛方案:
耳穴压丸:选取神门、交感、皮质下等特定穴位,通过持续刺激调节中枢神经兴奋性,配合PNB可使镇痛时间明显延长;
中药熏洗:采用黄连、苦参、五倍子等中药组成的”消炎镇痛”协定方,通过热动力促进局部药物吸收,实验证明其能显著降低术后的炎症因子;
穴位贴敷:在神阙、关元等穴位应用自制贴敷,可使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提前1.2天,缓解排便恐惧心理。
热奄包治疗:在八髎穴区域创造性使用热奄包治疗,明显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显著减轻疼痛。
这种中西医协同模式已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SOP),大大提高患者总体满意度。
学科发展:打造区域性疼痛管理示范平台
目前正积极申请成为北京肛肠学会”无痛病房”建设单位,不断完善术后疼痛的系统化、规范化建设。术后疼痛管理不应仅是药物的简单叠加,而是需要建立生理-心理-社会的多维干预体系,打造京西南区域性疼痛管理示范平台。
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对疼痛管理的重视,医院肛肠科正以技术创新为支点,撬动整个肛肠疾病诊疗体系的升级转型。这种”精准医学+中医赋能”的融合创新,不仅重塑了患者就医体验,更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