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
二维码
分享

【医案分享】针药并用治疗小儿面瘫医案分享

时间:2025/03/26浏览: 5 次

患儿宋某,男,5岁,半月前外出玩耍后出现面部麻痹,外院给予营养神经、抗病毒及针灸等治疗未见明显改善,经人介绍找我就诊。症见:右侧口角向左歪斜,右侧眼睑闭合不全,流泪,鼻唇沟变浅,颞部凹陷,纳差乏力,不能皱眉,鼓腮漏气。无发热、头痛、呕吐等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左关脉略弦。

诊断:小儿面瘫

证型:风寒袭络证,气虚血滞,营卫不和。

病机:风寒外袭,阻滞阳明、少阳经络,气血不畅,筋脉失养。

治则:祛风散寒,通络止痉。 给予中药口服配合针刺治疗。

方药:牵正散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白附子3g(先煎)、僵蚕6g、全蝎3g、防风6g、桂枝5g、炙黄芪10g、白芍6g、生姜3片、大枣3枚、甘草5g

煎服法:每日1剂,水煎150ml,分3次温服。先开7副,随症加减。

方解:

牵正散(白附子、僵蚕、全蝎)祛风化痰,止痉通络。

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益气通阳,调和营卫,助祛寒邪。防风加强祛风,甘草调和诸药。

同时配合针刺治疗,取穴:地仓透颊车,太阳透颧髎,牵正,阳白,迎香,翳风,下关,外关,合谷,足三里。 面部浅刺(0.3-0.5寸),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合谷、足三里用补法。隔日1次。

中药服7剂后,患儿右眼闭合改善,口角歪斜减轻,饮水不漏,颞部凹陷鼓起。

第二周:大便稍溏加炒白术6g健脾,继续服7剂,继续隔日针刺治疗。

2周后疗效:口角基本对称,眼睑闭合完全,可正常鼓腮,颞部凹陷恢复。

按语:小儿面瘫多因正气不足,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络,气血阻滞,经筋失养所致。在治疗上,中药以牵正散为基础方,祛风化痰通络。小儿“稚阴稚阳”,风寒易伤阳气,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扶正祛邪,避免单纯牵正散祛风耗气,针灸选穴以面部局部穴位为主,配合远端合谷穴、足三里。面部穴位可疏通局部经络气血,改善面部肌肉的气血供应;合谷足三里为远道取穴,根据“面口合谷收”的理论,起到疏风通络,健脾益气的作用。中药与针灸联合应用,内外结合,相得益彰,从而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