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雨水节气,春雨如丝,大地逐渐焕发生机。在中医养生理念中,雨水时节的情志调节对身心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一、顺应自然,调整心态
雨水时节,阳气渐升,万物开始萌动生长。人体的气机也应顺应自然规律,由冬季的内敛闭藏逐渐向外舒展。此时,我们要调整心态,摒弃冬季的抑郁、沉闷情绪,以积极乐观、开朗豁达的心境去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可以多去户外散步,观察花草树木的萌芽,聆听鸟儿的鸣叫,让自己融入生机勃勃的自然氛围中,使内心充满希望和活力,促进体内阳气的生发和顺畅运行。
二、舒缓压力,避免焦虑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也日益增大。在雨水这个特殊的时节,湿气渐重,湿邪易困脾,影响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使人更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因此,我们要学会舒缓压力,避免过度焦虑。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如练习瑜伽、打太极拳、冥想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帮助身体放松,还能调节呼吸,使心境平静下来,缓解压力带来的不良情绪。同时,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劳累,给自己留出足够的休息和放松时间。
三、调和情志,疏肝理气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雨水时节,肝的生理功能较为旺盛。若情志不畅,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身体健康。因此,要注重调和情志,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通过与亲朋好友交流沟通,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释放内心的情绪。也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绘画、书法、音乐等,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陶冶情操,舒缓情绪,达到疏肝理气的目的。此外,适当食用一些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柑橘、佛手、香橼等,也有助于调节情绪。对于肝气不舒,平素容易生气、发火或常感郁闷的人,可选用玫瑰花、合欢花、茉莉花等泡水当茶饮,以芳香理气、舒缓肝郁。按摩一些穴位也有助于调畅气机,如中脘穴。中脘穴是胃经的募穴,也是“六腑之会”,能够健运脾胃、通调六腑,帮助脾胃清利水湿、顺气降浊。当出现舌苔厚腻、食欲不振、大便粘腻不畅、口气有异味等湿困脾胃的症状时,按摩中脘穴可以改善脾胃功能。
四、规律作息,稳定情绪
良好的作息习惯对稳定情绪至关重要。雨水时节,应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能使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的平衡,稳定情绪。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以免损伤身体的正气,影响情绪和精神状态。同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制定规律的生活计划,使生活有序进行,也能让内心感到踏实和稳定,减少情绪波动。
雨水时节,通过顺应自然、舒缓压力、调和情志和规律作息等中医情志养生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调节情绪,保持身心健康,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春天的到来。让我们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供稿:焦虑抑郁专病门诊 梁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