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春风送暖,万物恢复勃勃生机。但此时气温回升、湿度偏低、雨水过少,故而气候干燥,容易引发皮肤干燥、眼睛干涩、口鼻喉咙不适等健康问题。其中皮肤干燥最为常见,那我们日常应当如何预防呢?
使用保湿产品: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保湿霜或乳液,早晚使用,尤其是在洗脸或洗澡后,及时涂抹以锁住水分。
避免过度清洁: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避免频繁去角质,防止皮肤屏障受损。
增加水分摄入:每天饮用足够的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避免过冷或过热的水,温水更有助于身体吸收。
使用加湿器:在室内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
放置水盆:如果没有加湿器,可以在房间内放置一盆水,利用自然蒸发增加湿度。
多吃水果和蔬菜:如梨、苹果、橙子、黄瓜等,富含水分和维生素,有助于滋润身体。
喝汤或粥:适量喝一些清淡的汤或粥,如银耳莲子汤、百合粥等,有助于润燥。
戴口罩: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干燥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
防晒措施:春季紫外线逐渐增强,外出时建议涂抹防晒霜,避免皮肤晒伤。
春季气候干燥,还容易导致眼睛干涩、疲劳等不适,我们可以这样做:
避免长时间用眼:每用眼30-40分钟,休息5-10分钟,远眺或闭目养神。
减少电子设备使用:减少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电子屏幕,避免眨眼次数减少导致的眼干。
避免空调或风扇直吹:空调或风扇直吹会加速泪液蒸发,导致眼睛干涩。
调整屏幕亮度和角度:将屏幕亮度调至适中,避免过亮或过暗。
减少佩戴隐形眼镜:春季干燥时,尽量少戴隐形眼镜,或选择高透氧材质的镜片。
避免揉眼睛:揉眼睛会加重眼干和不适,可用干净的湿毛巾轻轻敷眼。
补充维生素A: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南瓜等,有助于保护眼睛。
可以用温热的湿毛巾敷眼5-10分钟,每天1-2次,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干。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按摩太阳穴、晴明穴等穴位促进眼睛液体分泌、松弛眼部肌肉,保持眼睛湿润。
供稿 治未病科 宗静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