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
二维码
分享

【名医医案精选】破局危重症,多科室联合“护生”之路

时间:2025/02/10浏览: 53 次

近日,内分泌2科收治这样一位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冠心病患者:56岁中年男性,患者于1月7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症状持续不缓解,伴有自汗出,遂就诊于我院急诊,考虑“急性心肌梗死不除外”,因患者肌酐550umol/L,eGFR只有9ml/min*1.73m2,尚未透析治疗,属于高危心肌梗死,建议上级医院专科进一步诊治,转至某医院急诊留观治疗,后患者辗转于北京市内多家三甲医院,均因合并肾衰、病情复杂,未能入院得到进一步救治。于1月14日再次就诊于我院,因患者有多年糖尿病病史及糖尿病并发症,自行找到内分泌科魏淑凤主任,魏主任主动担当,将患者收入内分泌2科治疗,并积极联系心血管病科和肾病科会诊,共同制定治疗方案。经优化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患者仍间断有心绞痛发作。考虑患者病情复杂、多学科疾病并存,且发病后未行冠脉造影和再血管化治疗,且介入治疗对患者肾功能影响较大,治疗决策存在诸多矛盾,为更好的解决患者的问题,于1月20日,我院王静副院长、医务科代阿秋科长主持下举办多学科疑难危重病历讨论,邀请心血管病科特聘专家北医三院张永珍教授、心血管病科张莹主任、内分泌2科魏淑凤主任、重症医学科王惠欣主任、肾病科白东海、透析室梁卫国主治医师参加。各个专科医生就冠脉造影的必要性、风险与获益、术中造影剂剂量的掌控、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相应的预案、围术期如何进行肾脏的保护以及肾功能恶化后进入肾替代治疗方案等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讨论。

经过充分而周密讨论后,王静副院长综合各专科意见,最终指示:在我院心血管特聘专家北医三院张永珍教授及介入团队强有力技术支持下行冠脉造影+PCI术,术后进入ICU行床旁血滤做好围手术期心肾脏器保护,如肾功能进入终末透析阶段请肾病科做好接应。并指出向患者家属进行了充分的病情交代,要求每个环节做到万无一失,多科室齐心协力打好这场危重疾病阻击战。在家属理解与配合下,于第二日(1月21日)在张永珍教授亲自指导下,行冠脉造影显示:冠心病三支病变累及LAD、LCX、RCA,于左前降支植入1枚支架。术后成功转入ICU,进行20余小时CRRT治疗,术后无心绞痛发作、尿量正常,血肌酐下降320.1umol/L,最后ICU、心血管、肾内科再次联合查房为患者制定长期治疗方案,术后3天好转出院。出院10天后门诊随访患者无心绞痛发作,复查肾功能CR440umol/L,尿量正常。

肾衰患者合并ACS的发病率较前明显增加,此类患者常常因顾及肾功能,未及时行冠脉造影和再血管化治疗,导致患者预后不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对患者家庭与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多学科合作MDT的工作模式为这类患者的诊治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做好手术预案和围术期的肾脏保护是关键。我院这次的多学科携手救治很好诠释,MDT模式是我们对抗病魔的利刃,打破专科壁垒“护佑生命”之法,为危重患者筑起生命防线,也极大体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不仅业务能力过硬,技术水平精湛,而且具有“团结协作、勇于担当、厚德济世”的人文精神。

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心血管介入团队成员均在北京阜外医院进修学习,技术过硬,目前已经开展急诊和择期冠脉介入治疗,自2025年1月开始特聘北医三院张永珍教授担任心血管科特聘专家,使我院冠脉介入水平较前大幅提高。在积极发展现代冠脉介入技术的同时,突出中医特色,传承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的学术经验,应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还能减少冠脉介入相关的不良反应,更好的造福广大冠心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