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
二维码
分享

【时令养生】小寒养生

时间:2025/01/05浏览: 57 次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且越来越冷,俗话说小寒大寒,冻成一团。小寒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气温骤降,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养生:

1.饮食养生

      饮食以温补为主。寒为阴邪,小寒时阴邪较盛,此时可以多吃一些温热食物以补充阳气,抵御寒冷对人体的侵袭。也宜吃一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羊肉、鸡肉、牛奶、鱼肉、核桃、红枣等。但一定要有的放矢,可按照中医“补而不滞”的原则,加入健脾开胃的山药、莲子、砂仁、陈皮等,以促进营养物质更好地消化吸收。此外还需遵循食物多样化的基本原则,保证充足的蔬菜水果的摄入,并避免吃一些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

2.防寒保暖:

      保暖防寒很重要。在北方地区,小寒的到来意味着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日子,外出戴好口罩、帽子、围巾、手套,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及衣物,尤其要注意头部、颈部、腰部和脚部的保暖,有效保持身体热量,防止寒邪侵袭。此时夜晚较长,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睡前可用热水泡脚,或加点艾叶,湿气重者可加入花椒,煮水泡脚,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睡眠质量。

3.情志养生

      身心愉悦护健康。小寒天气寒冷,日照时间短,极易使人情绪低落,可积极参与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多与朋友交流,减少负面情绪的发生。不为琐事劳神,培养健康爱好也有益于调畅情志,开阔视野。阳光充足时还可多晒太阳,让阳光带来温暖和活力,帮助驱散阴霾情绪。

4.运动养生

      适量运动升阳气。古人云“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适当的室内外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选择一些温和的运动,如散步、慢跑、跳绳、踢毽、打太极、做瑜伽等。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汗出过多,阳气耗损。早晚气温偏低,最好等太阳出来或比较暖和的时候,再出门锻炼。且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活动,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坚持适宜的锻炼,应循序渐进,不可过度运动,调养肺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5.穴位养生

百会穴:位于头的正中间,是诸阳之汇,经常用掌心按摩提升阳气。

膻中穴:经常捶打可以驱散心中的抑郁之气。

      让我们一起通过科学合理的中医养生方法,防病强身,提高生活质量吧!

供稿:治未病科   陈宏艳

审核:赵铁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