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
二维码
分享

【时令养生】冬至

时间:2024/12/21浏览: 58 次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分为三侯:“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冬季闭藏,万物休整,神志深藏于内,遵循“冬藏”养生之道,冬至当顺应闭藏之气,温养心肺而补益气血,滋补肝肾而养筋骨,多“储蓄”、少“透支”,顺应时节以利于健康,以下是冬至节气的养生要点。

      一是起居有常,冬至应早睡晚起,合理安排起居作息,以保养神气;注意养藏,,劳逸适度可养肾精;睡前泡脚能提高睡眠质量,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久居室内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二是防寒保暖,冬至时节,天气寒冷,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服,衣物既要保暖,又要宽松,以利血液流畅,外出时一定要戴围巾,捂好背、腹,做好足部保暖,避免风寒侵袭,以防感冒。

      三是运动适度,冬季应顺应天时,不宜剧烈运动,要躲避寒冷,在阳光好的时候进行适当锻炼,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如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

      四是精神调养,冬至后,体内阳气刚刚生发,要调节体内平衡、养护体内弱小阳气,方能利于以后的生长繁盛;冬季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病高发期,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突发疾病。

      五是饮食调养,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后,白天时间越来越长,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因此冬至是进补的最佳时机,可多吃温热类食物,但也需注意饮食要多样化,合理搭配,少吃肥腻。冬至这天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有“消寒”之意,南方的传统习俗是吃汤圆,“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吃汤圆又叫“冬至圆”。

      六是穴位养生,通过刺激经络和腧穴,调节机体脏腑、气血、经络的阴阳平衡,使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可取穴神阙、关元、足三里进行艾灸。

神阙穴:在脐窝正中,可调节肠胃功能,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预防中风。

关元穴:在腹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为重要的保健益寿之穴。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1横指处,可健运脾胃、补中益气、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能提高机体整体代谢水平。

以上穴位每次灸15-20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

供稿:治未病科  王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