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在这个既象征团圆,又充满人情味的节日里,家人朋友觥筹交错,吃的是美食,品的是情谊,让中秋充满浓浓温情。然而在享受快乐节日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养生保健哟!
一、中秋饮食
月饼在餐桌上必不可少,它虽然好吃,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像豆沙、莲蓉、水果月饼等含糖量较高,咸蛋黄又富含胆固醇,月饼皮也是多油多糖,因此多食对健康不利,特别是对以下人群有不良影响:
1、婴幼儿,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消化器官娇嫩脆弱,难以承受高糖、高脂肪的食品。另外月饼容易加重胃肠负担,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对于年老消化力弱的人来说还是不吃为好。
2、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应减少或避免食用月饼这类高油、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建议吃四分之一为宜!吃得太多会增加血液粘稠度。糖尿病病人建议吃无糖月饼,或不吃。
3、胆囊炎、胆结石患者:要少吃,因为月饼中大量的糖分会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利用、影响脂肪代谢,使得胆固醇增加,导致胆汁内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促进胆结石形成,还可能产生急性胰腺炎等危险情况。
此外,秋季干燥的气候易使人口干舌燥,皮肤水份流失加快。除了要注意补充水份,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以外,饮食上还应注意养阴防燥、润肺滋肾,可多食梨、黑芝麻、山药、银耳等柔润食品。避免辛温燥烈食物,比如辣椒、生姜、生蒜、烧烤等。
二、中秋防病
《黄帝内经》曾言“秋三月,此谓容平……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逆之则伤肺,冬为飱泄,奉藏者少。”指出我们在秋季要开始收敛夏天浮越之阳气,人体肺气方能正常肃降,以免冬天发生虛寒腹泻的病症。此外,秋季也是肠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因此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勿食生冷的食物。而且应注意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
三、中秋起居
秋季早晚温差较大,要注意随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但也不应穿着过厚,适度秋冻。还可以在睡前用艾叶泡脚,艾叶具有温经通脉、散寒止痛功效,泡脚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需要注意泡脚时水温不宜过高、水量要高于脚踝上四横指,自觉微微汗出即可。
四、中秋运动
中秋时节,气候适宜,正是人们参加户外运动的大好时机。适当的户外运动有利于身心健康,但运动不能过急,不能剧烈,量也不能过大。可以选择登山、慢跑、骑车、散步等方式。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汗液过分蒸发。
五、怡情养神
中秋佳节期间,与亲朋团聚,把酒言欢,或叙事怀旧,或触景生情,容易使人情绪产生波动。如果自觉情绪低落、胸闷心慌、心烦等不适,可以按揉以下穴位:
膻中穴:位于两乳之间,平第四肋间隙,可宁心安神、开胸除烦,具有调理气机之功能。可用于气机不畅引起的疾病。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具有清肝泻火、平肝潜阳的功效。通常用此穴泻肝火、疏肝解郁。
劳宫穴:握拳时中指指尖所指处,具有泻心火、安定心神的功效,对失眠、心烦、精神不济等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情志养生在秋季尤为重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忧思恼怒,多与家人朋友交流沟通,分享生活中的喜悦,以平和的心态迎接美好的生活。
总之,在中秋佳节,让我们遵循中医养生之道,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调节情志,以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心情,共度团圆美好时光。
供稿:治未病科 杨秋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