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
二维码
分享

【杏林之声】”急”时”救”治获点赞,锦旗致谢表真情

时间:2024/05/06浏览: 229 次

每次与您的靠近都是一场邂逅,每次与您的共处都留下一段深刻的记忆,是精湛的医术挽救了生命的感动,是医者的的赤诚慰藉了病患痛苦的心灵,还是无私的帮助与搀扶让医患间充满着爱的纯情,房山中医,杏林之声,在记录着你我间温暖的故事……

 

五一劳动节的当天,王叔叔激动地将一封感谢信和印着“医术精湛医德高,尽心尽意为患者”的锦旗送到了透析室医生侯永强和护士刘燕手中,感谢透析室医护的倾力急救,将内瘘问题化险为夷,保护了他的血管通路。

险情简介

王叔叔在透析治疗进行40分钟时,机器报警动脉压低至–200mm Hg,提示血流量不足,责任护士刘燕立即查看穿刺部位情况无异常,给与降低泵速180ml/min,机器动脉压仍低,达–240mm Hg,无法继续透析。王叔叔此时面部肌肉紧绷,十分担心的问:”大夫我这怎么办?怎么回事啊?”大家都知道动静脉内瘘是透析肾友的生命线,内瘘血栓或者堵塞对透析肾友来说,非常棘手。

急救过程

只见此时,当组护士刘燕立即呼叫上级护理组长张翠利和主管医生侯永强。刘燕遵医嘱回血下机形成体外密闭循环,侯大夫紧急行内瘘评估,触诊内瘘瘘口震颤弱,听诊杂音不清晰,经验性判断瘘口可能有血栓形成,导致血流量差。侯大夫小心翼翼的对瘘口进行按摩,并不断用听诊器听诊内瘘震颤有无改善,并安排远红外线治疗仪治疗。大家都忙而有序的进行着,刘燕护士安慰王叔叔,,张翠利护士评估内瘘,十分钟过去了,内瘘终于恢复了震颤和杂音。刘燕护士再次引血治疗,血流量220ml/min继续完成治疗,顺利下机。此时,王叔叔紧张的神情也放松了下来。

锦旗小,认可真,分量重。信传统,字朴实,情真挚。双份赞美传递的不仅是患者的感激之情,也是对科室工作的肯定,更是医护人员全心守护血管通路的缩影,一递一接的瞬间,洋溢的是浓浓的医患情深。

在今后的工作中,透析室医护人员将继续凝聚合力,增强内瘘关注度,加大干预力度,提高执行效率,将内瘘隐患切断在萌芽阶段,让血透患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安全和满意,为患者的”生命之路”保驾护航。不负这面锦旗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