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
二维码
分享

【健康科普】“雪道的尽头是骨科”——慎重对待冰雪运动!

时间:2024/02/13浏览: 280 次

      春节假期,您是否正打算和家人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冰雪之旅呢?别着急,读完以下注意事项再出门吧!

如何科学准备,减少冰雪运动损伤?

  1. 要有比较科学、完善的装备。冰雪运动通常在寒冷的地方进行,所以着装要轻薄、防风、保暖,更要有一定的活动度。
  2. 运动前要做好热身,以微微出汗为度,增强肌肉灵活性。要选择适合自身身材和脚码的雪具,并检查雪具能否正常使用。
  3. 初学者要先选低难度的雪道,并请专业的教练来教授,掌握正确的姿势、平衡和转弯技巧,以减少摔倒和受伤的可能性。
  4. 即便是老雪友,转换更高一级的赛道时也尽量邀请更高级、专业的教练来教授技巧。
  5. 冰雪运动对于游玩者的体力、耐寒性都是较大的挑战,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运动时长,适当休息并及时补充能量。
  6. 要遵守运动场地的规则和标志,包括坡度难度、滑雪方向、停车区域等,家长更需要要提醒孩子注意。
  7.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学习冰雪运动,更容易掌握技术动作。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使用的滑雪板、雪具及其他装备应符合其身高、体重和技能水平,尽量穿着明亮颜色的衣物,以提高在雪地上的可见度。
  8. 家长或监护人应监督孩子的冰雪活动,以遵循场地的安全规定,保证其始终在视野范围内,或限制活动范围。尤其是到不熟悉的环境中时,因为积雪容易隐藏一些安全隐患。

这些冻伤信号你接收到了吗?

      任何皮肤部位的发红或疼痛,都表示冻伤可能已经开始,应尽快从寒冷区域离开或对所有裸露部位的皮肤加以保护,否则如果发生严重冻伤可能导致永久性功能障碍。如果局部皮肤出现白色或灰黄色,或者感觉麻木、异常坚硬或呈蜡状,那么都有可能已经冻伤,需要及时处理。如果已经冻伤但没有失温的指征,并且暂时无法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1. 尽快将冻伤者转移到温暖的室内;
  2. 用温水(不是热水!)浸泡患处;
  3. 用人体温度来温暖冻伤部位,比如将冻伤的手指放在腋下。
  4. 千万注意:不要用冻伤的脚走路;不要用雪擦或揉冻伤部位;更不要使用电暖器、烤灯等取暖,因为此时冻伤的部位感觉不灵敏,很容易引起灼伤。

 

如果真的摔伤了,你知道怎么处理吗?

      摔伤以后,首先要判断骨折的可能性,可以尝试活动四肢和腰部,看是否有骨折的情况。若有肢体变形,或疼得特别严重、不能动的情况,就要高度怀疑骨折,不能再移动或翻动伤者,否则有骨折移位甚至刺伤血管或重要脏器的风险。此时要及时呼救,拨打“120”急救电话。其次,还需仔细检查皮肤破损、出血的程度,若出血较多,可迅速取干净的毛巾、衣物或围巾等对伤口近心端进行加压包扎止血,并立即就医。

      若未出现出血、骨折等状况,但仍有肿胀疼痛的情况,我们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进行处理:

1.立即停止活动,及时休息,避免水肿加重二次损伤。

2.冰敷:采用冰袋、冰棍或冰水等进行降温,以加快水肿消退,每1~2小时进行一次,每次约20分钟,至轻微麻木即可。

3.加压包扎:使用弹力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加压包扎。

4.休息时可平躺,将患侧垫高于心脏平面,以加速消肿。

      通过以上处理后如果症状不能减轻,还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正是冰雪运动时,愿每位冰雪爱好者都能在冰面上、雪道上享受冬天的欢乐,用更强健的身体迎接美好的春天!

供稿:健康教育科  文银萍